金年会,金年会官网,金年会登录,金年会注册,金年会app下载,在线体育投注,电竞投注平台,真人游戏平台,金年会数字站
盛夏八月,A股市场在充裕流动性托举下震荡上行,中小盘股持续活跃,为量化基金提供了绝佳舞台。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多只头部量化产品年内收益率已突破30%,其中诺安多策略混合A更以近60%的涨幅一骑绝尘。
然而,市场的火热却触动了管理人的谨慎神经——七月以来,诺安多策略混合、国金量化多因子、中信保诚多策略等明星产品单日申购上限被压缩至五千至万元级,在火热行情中按下“减速键”。
这轮限购潮并非孤立事件。七月以来,业绩领跑的量化产品纷纷筑起资金“堤坝”:诺安多策略将单日申购上限锚定在5000元,国金量化多因子设定为1万元,中信保诚多策略则进一步收紧至1000元门槛。就连规模近50亿元的招商量化精选A,也设定了2000元的严格限额。
深入分析限购基金名单,一个显著特征是它们普遍拥有快速增长的年内业绩。例如,限购最严苛的中信保诚多策略混合(限1000元/日),其年内收益率高达38.03%,规模已达34.41亿元;诺安多策略混合以59.59%的年内收益领跑限购名单,规模24.91亿元;国金量化多因子年内收益30.79%,规模43.40亿元。即使是限购额度相对较高的华夏智胜新锐股票和国金量化精选,年内收益也接近30%。
一位资深基金研究主管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限购是量化策略应对规模瓶颈的常规操作。小微盘股的流动性承载能力有限,一旦资金涌入速度超过策略容量,交易摩擦成本将显著侵蚀超额收益。”
规模与收益的微妙平衡,恰是量化投资的命门所在。沪上某量化私募创始人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解释道:“量化策略依赖捕捉错误定价机会,通过高频交易实现‘积小胜为大胜’。当规模膨胀迫使持仓向中大市值迁移,错误定价机会锐减,策略锐度必然钝化。” 去年初小微盘股的剧烈调整仍历历在目,虽然当前拥挤度自六月以来有所回落,但通过限购控制规模,本质是基金管理人保护持有人的未雨绸缪。
另一位业内专家指出,基金限购的原因,也有可能是防范单一客户巨额资金对产品运作的冲击。他解释称,机构资金往往具有“量大管饱”的特征,但这种特性可能引发多重风险:当短期巨额资金集中申购时,基金净值可能出现异常波动,直接损害原有持有人的利益。
更值得警惕的是,该专家强调,在基金业绩表现亮眼阶段,若遭遇大额赎回,相当于给基金经理的投资布局“背刺”——尤其是采用左侧交易策略的管理人,为满足赎回资金需求被迫低价卖出优质标的,这种“割肉”操作不仅影响产品收益,更可能打乱长期投资计划,对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造成实质性伤害。
审视量化基金的整体表现,其长期生命力同样值得关注。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7日,剔除C类份额,市场上成立以来单位净值增长率超过80%的主动量化基金数量可观。其中,摩根阿尔法A以成立以来386.88%的惊人回报高居榜首;工银量化策略A、招商量化精选A、诺安多策略A以及国金量化多因子A等均展现了穿越牛熊的持续盈利能力。这份长名单还包括西部利得量化成长A、华泰柏瑞量化先行A、长盛医疗行业A、长盛量化红利策略A等众多业绩翻倍产品。
这些历史业绩证明了优秀量化策略在长期维度下的有效性。然而,当前的限购潮提醒投资者,即使是这些“长跑健将”,其策略的承载力也非无限。
上述资深基金研究主管用一个精妙比喻阐释了量化与主动投资的本质差异:“主动基金经理如同在沙滩上耐心寻找珍贵贝壳的拾贝者。他们对个股基本面进行深度拆解,投入大量研究资源以判定其绝对投资价值,一旦觅得‘真贝’,往往敢于重仓持有,这使得其组合与基准指数常有显著偏离。”
“而量化基金经理,更像是运用精密仪器在沙海中淘金的匠人。”该专家表示,他们并不执着于判断单一个股的绝对价值几何,而是擅长运用统计模型,在海量股票中捕捉价格分化背后的规律,精于相对价值的判断(例如能识别股票A大概率优于股票B,却未必能精准量化A的绝对价值)。其制胜之道在于分散押注、高频交易、积小胜为大胜,持仓结构通常较为均衡,与基准指数的偏离度相对较小。这种依赖市场“不完美”(如错误定价)盈利的模式,对规模尤为敏感。
对于年内部分产品近50%的惊人涨幅,投资者难免心生疑虑:盛宴是否已近尾声?当前点位还能否介入?
业内专家指出,研判量化产品投资价值的关键,在于支撑其盈利的“底层土壤”是否依然肥沃。“当前市场日均成交额持续维持在1.5万亿元以上高位,交投活跃为策略实施提供了基础。”前述量化研究总监分析道,更重要的是,个股走势分化显著,之前备受担忧的小微盘交易拥挤问题近期已有所缓解。只要市场的交易活力和价格波动存在,量化模型捕捉错误定价的机会就不会枯竭。他观察到,即使在近期市场调整中,许多量化策略虽随大势小幅回撤,但普遍展现出显著的正超额收益,表明其核心机制仍在有效运转。
对于有意布局的投资者,量化投资领域资深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国内量化策略已形成多层次产品体系,可精准匹配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具体来看,四大主流策略呈现鲜明的风险收益特征:首先,指数增强型产品适合具备中等风险承受能力、计划持有半年以上的投资者,在跟踪指数基础上力求增厚收益。
其次,量化优选策略则突破指数束缚,在全市场范围内扫描机会,适合能承受一定波动、追求更高弹性的投资者。另外,聚焦于科创板、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明确长线赛道的量化产品,通过模型在细分领域精选高成长个股,并依靠分散持仓与动态调仓管理高波动风险,为看好科技成长前景、能耐受短期震荡的长期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更系统化的参与方式。最后,融合量化择时机制的多空策略,通过对市场趋势的判断灵活调整风险敞口,可为寻求对冲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投资者提供工具。
上述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可根据市场环境变化进行策略组合的动态再平衡:稳健型投资者可采用“60%基准增强+40%多空对冲”配置,平衡型投资者适合“50%全市场量化+30%主题赛道+20%多空”组合,进取型投资者则可选择“70%主题赛道+30%全市场量化”的高弹性配置。